新闻中心

公司名片

总机:15071111564 周一至周五(全天24小时)

手机:15002759507(全天24小时)

网址:www.worldmy.net

邮箱:340416359@qq.com

公司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特1号国际企业中心

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活动资讯

公司活动资讯

高校典礼活动的教育内涵与文化意蕴探析
发布时间:2013-07-02浏览: 字体大小[ ]

———以北京大学三大传统典礼改革为例
 
[摘 要]
从北京大学改革三大传统典礼活动的背景、内容和具体做法,提炼出工作改革的关键概念———现代手段、情感路线、教育内涵、文化意蕴,并提出改革高校典礼活动的三条思路:把典礼活动打造成引人瞩目的高校文化盛典;在典礼活动策划中始终贯彻大学育人的核心主题;让典礼活动充分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作为“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高校典礼活动具有呼应时代主题、传承大学精神、承载学校文化的重要功能。但实际情况是,许多传统的高校典礼活动治色彩过浓,流于“例行公事”,以远离学生思想实际的“说教式”报告和讲话为主,把典礼参加者视为陪衬场面的“群众道具”,缺少对学生接受规律、身心感受和精神世界的重视,因而常被学生批评为“形式主义”。典礼活动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况之间的巨大差距,促使北京大学在近年来的工作中,以改革开学典礼、奖学金颁奖典礼和毕业典礼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校园典礼活动的教育内涵、文化意蕴,客观上大大提高了育人效应。
 
一、北大校园典礼活动改革的背景与实践
2006年 7月,北京大学首先对本科生毕业典礼作出改革探索,一举获得广泛好评。同年 9 月,北大对本科生开学典礼进行改革。12 月,又在已有改进的基础上完善了奖学金颁奖典礼的组织办法。三大传统典礼活动改革工作圆满成功。接下来的两年,北大陆续将经过实践验证的创新作法上升为全校性、制度化的工作安排,逐步构建了相对确定的典礼活动运作模式.
 
1.北京大学启动典礼改革工程的主要背景
第一,适应建设高校校园文化的需要,提升典礼活动的文化品位。“校园文化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形成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特殊的育人载体,对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趋向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作用。” Pe-terson 认为,校园文化是特指“一组规范、价值和信念、典礼和仪式、象征和事迹,这些因素构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个性”。 因此,典礼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性的日常工作安排,更承担着传递价值观念、强化集体认同的功能期待。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回归典礼活动的文化本位,在传统典礼活动中重新注入承载文化意蕴的形式和元素。
 
第二,适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挖掘典礼活动的育人资源。中央16 号文件明确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同时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这要求高校必须尽快转变思路,从落实中央精神和高校育人的高度,看待传统校园典礼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新情况不适应、不匹配的地方,充分挖掘典礼活动的育人资源,把校园典礼打造成深受学生喜爱、值得学生期待的盛大的文化教育活动。
 
第三,适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构建中
国特色的高校典礼模式。国外一流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典礼活动的举行。包括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在内的著名大学,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遍邀著名校友和各界名流,还特意邀请包括毕业生父母在内的亲友团参加,充分发挥毕业典礼的育人作用。有些大学的典礼安排一直保持创建初期的形式和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当前,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地域限制,在诸多工作领域开始引进国外高校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典礼活动作为一所大学的重要仪式,理应在原有基础上积极参考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组织办法,从而加速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典礼模式。
 
2.北京大学校园典礼改革工程的主要内容
就内容安排而言,北大努力确保典礼内容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人才培养和大学教育的一贯要求,体现大学精神和文化特征,将传统的“课堂式灌输式、程序化”的典礼活动变成了一个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色彩,彰显教育理念和文化品味的“舞台剧”式教育现场。就形式设计而言,北大提出改革后的典礼活动,一是要注重仪式标准的国际性,尤其在学位颁授等富有鲜明现代大学特征的环节,与国际一流大学保持同等水准;二是要彰显方法手段的现代性,即综合运用学生主动追求、乐于接受的各种现代媒介手段;三是要突出典礼活动现场的“剧场性”,即调动典礼现场的所有视听元素,增强台上台下的现场互动,最大程度地促动所有参与人员的情感与心理体验。
 
二、北大校园典礼活动改革的教育内涵
和文化意蕴设计北京大学校园典礼活动的实践做法可以概括为“现代手段、情感路线、教育内涵、文化意蕴”,即:以富于现代性的媒介手段和富于时代性的表现手法为传统典礼注入全新活力,以感人至深的氛围营造和情感渲染代替说理教导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彰显深刻的教育内涵作为典礼活动形式设计的努力方向,以丰富的文化意蕴促使典礼活动“脱胎换骨”成精神盛宴。
 
1.开学典礼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做法
在开学典礼创新方面,北大以爱校荣校教育为主线,着力培养学生的整体身份认同,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为学生开启全新的成长成才之路奠定坚实基础。例举开学典礼的主要特色环节为:
 
第一,共唱《燕园情》。新生报到后,院系即组织教唱《燕园情》。开学典礼上,在学生合唱团的带领下,全体新生会合唱《燕园情》。这首在北大校园中广为流传的著名歌曲感动了无数北大师生,凝聚了学校对新生的教育期望,浓缩了北大人的爱校情感和理想抱负。
 
第二,播放入学短片。入学短片记录了新生自到校报到至参加开学典礼短短几天内的主要生活片断,在新奇和感动中让新生充满感受到了学校的关怀和温馨,充分调动了全场新生的情感共鸣。
 
第三,集体佩戴校徽。随着大学生逐渐不再佩戴校徽,校徽的用途一度在高校引起了争论。在改革后的开学典礼上,北京大学通过一场仪式让全体新生共同戴上校徽:台上的校领导为学生代表亲自佩戴校徽,台下的全体同学们则自己同时佩戴校徽。这一设计发挥了校徽的符号作用,加强了“北大人”的身份认同。
 
第四,嘉奖优秀学生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北大通过隆重表彰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为国家和学校争得荣誉的优秀个人和团体,为广大新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无声地教导新生深刻认识成长成才的正确方向。
 
第五,校长致辞。校长致辞以演讲的形式,全面阐发学校的育人理念、精神传统和教育思路(这一环节同样在毕业典礼上得到应用)。与传统风格不同的是,校长的讲话开始改变文风,力图充满历史感和使命感,充满感性色彩和感情表达,突出校长的个性化风格和魅力。关于开学典礼教育目标、典礼环节和教育效果之间的详细关系,可参照附图 1。
 
 
2.奖学金典礼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做法
美游天下公关活动策划人总结:在奖学金颁奖典礼创新方面,北大以励志成才教育为主线,通过大规模、集中性的庆典活动,着力激发学生的成长成才意识,树立发奋图强、追求卓越、回馈社会的发展观念和事业理想。例举奖学金典礼的主要特色环节为:
 
第一,改分授为合授。改变以奖项为单位分别举行授奖仪式的传统模式,邀请所有设立奖学金的社会名流、知名企业家与获奖学生共聚一堂,召开规模盛大的全校性奖学金颁奖典礼,节省成本的同时大大增强了设奖单位和获奖者的荣誉感。
 
第二,引入学生主持人。宣布表彰决定、介绍年度评奖情况等环节均由校领导主持,以保持典礼的庄重肃穆。长时间的颁奖环节则由学生来主持,其身份、语言以及活泼的风格都更容易调动全场气氛。学生主持人会在颁奖过程中介绍奖学金捐赠单位(个人)事迹及奖学金设立过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成功之道和奉献精神。
 
第三,获奖学生接受全场掌声。获奖学生代表上台领奖时,台下该项奖学金的所有获奖学生同时起立,全场观众为他们送上祝贺的掌声,持续渲染获奖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激起他们深刻的幸福体验。关于奖学金典礼教育目标、典礼环节和教育效果之间的详细关系,可参照附图 2。
 
 
3.毕业典礼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做法
在毕业典礼创新方面,北大以感恩奉献教育为主线,着力激发学生眷念母校、感恩师长、爱岗敬业、报效祖国的精神状态和志向追求,为学生步入全新的人生道路、投身时代发展的大潮奠定基础。例举本科生毕业典礼的主要特色环节为:
 
第一,播放毕业纪念片。纪念片通过记录毕业生本科四年的生活点滴,如初到燕园的喜悦、军训场上的磨练、图书馆中的刻苦、运动场里的矫健等,描绘出了同学们成长的经历,使许多毕业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水。
 
第二,毕业生按院系呼喊毕业口号。学校安排同一院系的毕业生集中落座在一个区域。每当校长宣读完对某院系毕业生的授予学位决定后,该院系同学都会集体起立,一起喊出精心设计的院系口号。全体毕业生则会送上热烈的掌声,激发北大人爱校荣校、团结进取的豪情壮志。
 
第三,教职员工、家长、中学校长代表发言。教师、父母以及中学校长代表,包括图书管理员、教务员、楼长等普通职工代表,或被邀请到典礼现场或通过视频为毕业生送上嘱托和祝福。通过这一“全员育人”环节,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教育形成了合力,也使毕业生切身感受到个人成长和社会支持的密切关系。
 
第四,身穿学位服通过学位门。在创新后的毕业典礼上,北大不仅要求所有毕业生穿上学位服,而且专门仿照北大西门设计了“学位门”,让毕业生以院系为单位依次穿过,由院系教师代表为他们拨动学位帽上的流苏,实现了本科生期待像研究生一样接受“拨穗”的愿望。关于毕业典礼教育目标、典礼环节和教育效果之间的详细关系,可参照附图 3。
 
 三、高校典礼活动的改革与完善
北大改革典礼活动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由于三大典礼依次在一个学年的起点、中间和末期举行,并贯穿学生大学生涯的全过程,从而形成了滚动式、持续性的典礼活动教育模式,产生了“叠加”式育人效应。改革取得的成绩促使北京大学进一步深入思考典礼活动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改进高校典礼活动的思路。
 
1. 从现代大学使命的高度认识校园典礼活动的重要性
 
典礼意指“隆重仪式”,其特点在于所承载的重要价值追求、具有的宏大形式和产生的重大影响。通览古今中外,处处可见对典礼在人类社会中重要地位的强调。就中国而言,典礼乃以“制度礼仪”或“礼”的概念被反复论述,中国也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全面阐释了“礼”的思想。《论语·为政》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指出“礼”是治国安邦的正道;《论语·尧曰》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指出“礼”是日常生活的规范;《论语·雍也》说“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则指出“礼”是处世为人的根本。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儒家的“礼”作为一整套的文化规范全面浸润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国家体制和民间传统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中国历史,为各种庆祝、节日、节气和重大事件而设计的“典礼”或“礼仪”,充分起到了凝聚人心、汇集人气、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西方文明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典礼的重要性。作为西方现代文明象征的奥运会,其古代起源乃是古希腊人为祭祀宙斯神举行的体育竞技方面的典礼活动。
 
活动策划公司总结:许多西方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因此对“典礼”或“仪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劳埃德·沃纳指出,人的一生“是由一些重要的过渡时刻标志出来的,所有的社会都在这些时刻举行仪式,并公开地用一些适当的礼仪把这些时刻标志出来,以便使个人和团体的重要性给社团中的成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表明,典礼标志着时间以及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延续。
 
美游天下竭诚为您服务,倾力提供:各类庆典活动、活动策划、游船服务、企业宣传片制作,欢迎联系我们。
 
本文原地址为:www.worldmy.net/
 
 
 
 
 
 

友情链接

武汉庆典公司    武汉活动策划公司    武汉营销策划     武汉房产策划公司    公关活动策划公司

版权所有2012-2016 武汉省有道活动策划执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you Tianxia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特1号国际企业中心 网址:www.worldmy.net 电话:15071111564 / 15002759507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